「垃圾」一詞是相對的,但是多數人對垃圾的定義是絕對且刻板的,而「垃圾人」這種人的定義,也是相對的,相對於人類避垃圾而不見即謂之消失的鴕鳥心理。影片以活潑可愛的調性,將兩位主角游走在城市之間如何看待垃圾的特殊觀點帶出,進而連結兩人對垃圾之情與家人之間的微妙關係。
導演簡介
李瑋訓
1984 年生,天主教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目前就讀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班。2004 年曾代表輔仁大學進行國際學生交流計畫至夏威夷大學美術學系就讀,為期一年。非美術科班出身卻對美術設計有著無比的熱誠,目前為自由美術設計工作者。
導演手記
城市中幾乎每個人都在爭取著各種目標,而有一種人能夠看見城市角落裡不顯眼的痕跡。這些痕跡沉默得展露人與文明之間的共存關係。與其在城市的排泄物中溺斃,不如把剩菜轉變成一道道更美味的佳餚。
我以往電影美術相關的工作,多半是接觸「物」的時間多於「人」,與物相處的好處是,它默默承受你對它所作的一切傷害,而不發一語。它的出生與死亡可在你我的一念之間。於是乎,影片《垃圾人》的概念就在這樣的心念之中誕生。
在影片創作之初,我試著將影片的概念用言語與工作人員溝通片子的樣貌,天花亂墜的講東南西北,講的他們一頭霧水。最後我們決定用另外一種方法溝通---詩。用詩與文字間的自由性,把短片的整體概念以小篇幅的詩去描繪場景與人物之間應捕捉到的氣氛。《垃圾人》就從這首童詩開始被執行。
在台灣特殊的影視製作環境苦苦相逼之下,窮途末路的人都會想到從最不起眼的垃圾著手,久而久之,腦袋對垃圾的接受度開始起了化學變化。眼底看見的是廢棄物的特殊而不是它的污穢、惡臭。有趣的是,撿垃圾回家的過程多少會歷經多階段的心理活動,從發現價值、審美賞析、功能測試、尺寸評估、如何搬運物件又該如何運用自我的翻修能力(如何使用),到最後的自我說服或是說服他人此舉的價值,其實都與購買行為的種種心理不謀而合。但撿垃圾還可以給你意外的成就感,即便是從貪小便宜、節儉的目的出發,結果是,有效的不但達到生活上的節約,更讓心裡舒坦。
《垃圾人》應該是俏皮一點,像是一朵笑盈盈的小花。至於垃圾人身分認同是否定命題也是社會議題只是小花開的一個小玩笑。
《垃圾人》參展及獲獎
※ 台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入圍國際觀摩單元(2010)
※ 香港亞洲電影節入圍紀錄片新世代單元(2010)
※ 廣州紀錄片大會入圍展映單元(2010)
※ 第九屆韓國首爾綠色電影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