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遠方 Almost In Life

English台灣 Taiwan2010 / 40min
導演:吳汰紝 Wuna WU


 

發起人:阿牛,一個超過五十歲的媽媽,經營高雄一個複合式(有咖啡有餐點有藝文展覽空間)餐廳,她曾經在二十五歲時失憶兩年,晚上就忘記早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那兩年過著極度簡單的生活,但也在那兩年遇到了她老公,結婚生子,但她老公卻老實覺得這個老婆好像個隨時會拋卻塵世出家修行去。阿牛遇到雅茵後,為雅茵提出的自然建築非常著迷,構想出阿牛村的計畫,在台東都蘭,買下一塊地,希望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將這塊空地經營出一個村落。目前有十個朋友預約,五個候補。我們將在這個過程中,觀察阿牛如何找到這些志同道合的人,她將如何創造她理想中的生活與人際關係。

阿牛的老公,三哥,是個建商,正在興建太陽能節能省電的社區,他說:老婆跟雅茵要蓋阿牛村是為了理想,這個建築比他蓋的房子要貴多了(每次匯錢的是他,數字他最清楚)。

參與者:最後誰會離開誰會留下,還是未知數,阿牛說:環境與生活會自然決定誰留下。目前,雅茵所建築設計的房子,將成為這個村子的公共空間,而隨著這個房子的完成過程的各個狀況,每個當初應允未來要住在這裡的人,也將產生一些變化。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都會邀請預約居民來住個兩三天,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讓他們親身體驗這樣的生活,是否是他們想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經驗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將選擇一兩位比較具代表性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做深度的觀察。

成事者:雅茵,團隊共五個人,是這段時間真正在這裡過簡單生活的人,每天一步步的以手工完成蓋屋進度,早晚練功打坐,自己種菜。將拍攝他們生活中的一些樂趣。但這個團隊,之後會不會再有其他的合作也是未知,他們各自其實都有其他的生活打算,但很珍惜現在有的這個計畫與生活。


房子:這個房子在各種不同的天候光影中,一天天被完成。真正蓋房子的人要走,在塵世中生活的人要來,聚散之間,生命對未來總有不同的想像。

阿牛的部份觀察重點在於,她對未來生活的理想,丈夫、女兒是否支持與理念相同?她如何找到與她志同道合的人?衝突在於她想要簡單生活,但別人不見得理念相同,這個別人包括她的家人或者朋友們。雅茵的部份則在於這是她第一次自己蓋自然建築,她嚴以律己,在蓋房子這個過程中,努力讓團隊與志工們能夠體會到在自然的環境中,以自我勞動帶來滿足,她是個極為單純的人,他們團隊在蓋房子的環境中,過著極為純粹自然的修煉,這在他們各自回到城市後,形成強烈對比。!



導演簡介

吳汰紝

畢業于淡江大眾傳播學系、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現為獨立影像工作者。作品充滿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銳,鏡頭流露濃厚情感,在影片美學上往往跳脫既有的紀錄片形式,令人驚豔,創作核心強調藉由影像紀錄 ,作為與自己與被攝者與社會大眾溝通的媒介,影片主題多為探討生存本身的普世價值,生死、男女、親子、同儕之愛等等,是極為貼近常民生活經驗的紀錄片導演。

紀錄片作品年表
2002《快不快樂四人行》 Echo
2003《再會吧,一九九九》 Farewell 1999
2005《囍》 C
2006《夢遊境》 Transfer
2007《月夢土》 The Moonland
2007《彼岸花》 The Character
2008《尋情歷險記》 Let's Fall In Love



導演手記

這是一個關於都市與大自然的兩相對照,究竟什麼才是人們想要的生活?

阿牛村,由阿牛發起,尋找志同道合的人,離開都市,到台東背山面海的地方,建造一個對環境更為和善的房子。阿牛說:我沒有想過,晚年會在海邊,這段時間,我更確定,我是大自然的女兒,我屬於這裡。阿牛的故事,讓我覺得很羡慕。跟阿牛聊完,她說:為什麼片名叫做生活在遠方,我說:這是我的狀態。不知為何,我老覺得離真正在過生活,好像還少了點什麼。我想要跟這片土地更為接近一些。我想要跟這片土地更為接近一點。

我的一個朋友宴伶說要從都市搬到海邊,我很羡慕她到了花蓮有辦法過著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的日子。完全沒有7-11的日子。我在阿牛村的拍攝遇到了一個尋找夕陽顏色的年輕人。夕陽究竟是什麼顏色?都市生活的浮光掠影。

阿牛村完成,阿牛非常滿足。宴伶在海邊繼續寫作。流浪的年輕人完成關於夕陽的畫。山,是我小時候的故鄉,我在七歲就離開了這裡。我最喜歡跟哥哥一起在小溪裡頭從下游到上游。然後到上面的土地公拜拜,再從土地公走路下來,經過路邊的巵芷花,牽牛花,小白菊。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不論從心境上或者環境上,那樣的世界,已不復返。


> 編輯(管理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