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廟為元代建築,座落於韓城市蘇東鄉周元村北。傳說在唐堯虞舜時,黃河流域洪水泛濫,為了疏導洪水,大禹"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而不入。依傍渭河而生的渡口已有多年歷史,它成為附近農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往來於河兩岸。三門峽水壩的修建,使渭河的變道早已不是古人說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渭河也成了地上河,河床不斷升高,淤泥堆積嚴重。
大荔縣新豫村的村民選擇在黃河灘種地,於地勢較高之地建村而居,他們稱之為"吊樁種地"。由於三門峽工程開工十多年後,造成黃河灘荒蕪,也讓進駐的部隊與當地農民產生矛盾,而村民們仍然努力改變著生存環境。
另一個深受三門峽工程影響的則是古城潼關,因政府錯誤政策使得古城消失,而三門峽蓄水後的水位,卻從來沒到達和淹沒潼關,如今這裏不旦成了威尼斯大酒店和黃河魚燒烤園,人煙更是稀少。
馬健文是華陰縣馮東村的一位民間詩人,當年外遷至青海,只有高中教育程度,卻憑著一股使命感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用四十年的時間寫下數百首詩詞,描繪移民和流亡生涯,渺小如他,依舊堅持歸鄉的遠大夢想。治水一直是中國歷代領導人的政績體現,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相繼而來,領導者是否看的見隱藏在經濟發展底下的危機?
導演簡介
董鈞
生於西安。2001年創立非營利性藝術空間"六合藝術公社";2005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主修攝影,後留校任教。從事影像創作多年,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展、電影節,曾獲得2005年平遙國際攝影節青年攝影師大獎。作品被美國長征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藝術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收藏,近年來主要致力於推廣西安獨立影像與當代藝術的對外交流。紀錄作品包括《SARS進行時》、《無煙煤店》、《模特》、《聚會》等。
導演手記
每個人的夢想與希望都是不同的,但有一群人,他們的夢想卻無奈的一樣,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園和故土。因為中國的第一個水利工程,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犧牲了自己,保障了國家和其他人民的利益。時過境遷,如今他們大都已經步入老年,四十年的流亡生活和數次的搬家與重建讓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很貧困,曾經關中地區最富饒的土地已經隨著生態的惡化洪災不斷,而國家下撥的救災款遲遲得不到基層的落實。
在這四十年裏,他們自遷自建,用自己的雙手重建自己的家園,我們看到了希望的同時卻也為現實的殘酷而心力交瘁。我們沒有選擇長江三峽和週邊的生存環境是因為那裏只是事物的前端,國際輿論早已給與了強烈的關注,而作為中國第一座水壩的三門峽早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不容忽視,更關切到那些曾經勇於獻身的卑微的人民們,因此我們選擇了受災最為嚴重的渭南地區作為突破口,地毯式的為他們造像,繪製出一幅清明上河圖式的長卷井市生活。
大水作為影片的名字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拍攝到了紀念中國第一個治水英雄大禹的大禹廟、依水而生的渡口、吊樁種地的新豫村、因水而消失的古城潼關、和水結下恩怨的民間詩人馬健文、中國第一座水壩三門峽。水作為一個重要的影像符號貫穿在整個影片的敘述之中,形成了內在的隱喻與像徵,希望水最終超越它自身上達到一種哲學與生命上的思考,產生一些觸動,我想這便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大水》參展及獲獎
※ 第27屆法國國際環境影展,"廣州日"展映(2009)
※ 雲之南紀錄影像展,特別展映單元(2009)
※ 第四屆北京獨立電影論壇(2009)